文化我們說(25)|昨天,今天和明天
第25期
本期文化主播:財務部袁圓
1
周國平在他的散文《種子與土壤》中曾經論述,“種子必須落在好的土壤里,才會有好的收成?!必攧詹康母笨偨浝硎Y慰,于2006年大學畢業之初加入東城,她深情而動容地把曾經那個朝氣且青澀的年輕人形容成一顆種子,根植于東城的沃土。
當年財務部僅有3人,每人需要負責2家以上子公司的財務業務,忙碌是常態。2009年,蔣慰結婚生子,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庭,所謂“為母則剛”,對于責任感有了更深切的體察。
從意氣風發到而立之年,踏實勤懇、嚴謹負責,其工作之態是一個財務人關于“執行力”的詮釋,也是當下心浮氣躁者之明鑒。當年幼的兒子目睹站在臺上發表演講的媽媽,豎起小拇指自豪地說,“媽媽,我覺得你好厲害!”蔣慰才意識到,無形之中已然以身作則,平日閑聊時介紹東城項目林林總總的成就感,也同樣感染到了這顆幼小的心靈,就像一粒種子吮吸到了甘露,歷經艷陽普照、風吹雨打和電閃雷鳴,有朝一日他也會像她媽媽一樣成長為一棵茁壯的大樹,為這片土壤遮風擋雨,也去蔭庇后來的人,將這份工作精神傳遞下去。
2
“東城讓我有家的感受?!必攧詹康母笨偨浝硗踅∪缡钦f。
2013年春,王健加入東城。從旁觀者角度的挑剔,到苦心積慮如何發展東城,王健調侃道自己的轉變:“是一天一天地愛上東城?!彼鸭w當成家,而同事之間也不僅僅局限于工作伙伴,還是8小時之外能夠走進生活的朋友。曾經有同事因為業務不熟悉陷入了工作困境,壓力大甚至生發了辭職的念頭。他找到王健,訴說自己的想法希望尋求一些幫助。作為部門的領導,王健理解提到辭職一定是工作或生活上遇見了瓶頸,于是利用休息時間認真傾聽他的問題和訴求,安撫這名同事的情緒,幫助他梳理思路,并提供了自己的建議和資源。
而王健自己也會遇到一些工作困局和生活難題,在感到脆弱無助的時候,同樣得到了總會計師李薇、財務部經理譚雁冰、蔣慰和財務部其他同事精神上的鼓勵和工作上的協調配合。這樣的大家庭讓王健感到很溫暖,有依靠,有歸屬感。他說,遇見東城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運。
3
從2009年開始,財務部的傳統之一,便是為壽星準備一場充滿儀式感的“慶生”。生辰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,袁姐手里有一本記載了大家生日的記錄本,在那一天,訂蛋糕、做一桌好菜,為壽星送上真摯的祝福,讓大家庭里的每一個人分享生日的喜樂與歡笑。
而離職的同事,也會得到一本獨特的紀念冊,將昔日的合影和領導與同事祝福的話語打印成冊。所謂的幸福感,從來都是具體而微的。同事們日常里樁樁件件的相互關切,后來都轉變成了工作上的彼此呵護和團結協作,轉變成為回憶長河里熠熠生輝的點點星光。
“幸福東城、快樂東城、實干東城”,東城的企業精神雕刻了東城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,也滲入了每一位同事具體的生活細節中,給他們以價值感和歸屬感。無論是對于家人還是朋友,每當同事們向他們介紹東城、介紹東城的一個個項目時,總是滿溢自豪。在東城這個大家庭里,我們“心系于城,成就夢想”。
來源:集團人力資源部